地藏菩萨(ksitigarbha), 为汉传佛教四大菩萨之一, 又称大愿地藏王菩萨。Ksiti, 由Ksi延伸而来, 意为地大; garbha是伏藏之意。 地,是大地,也指我们的心地,我们的心具有与大地一样的性德。菩萨是以德行而命名, 地藏菩萨也是如此, “安忍不动犹如大地,静虑深密犹如秘藏” 。他能承载一切众生的心念, 担起一切众生的难行苦行。
坚固、持久, 且富藏种种美德是地藏菩萨的特质。“地狱未空誓不成佛, 众生度尽方证菩提”, 代表了地藏菩萨宏大的誓愿: 只要地狱不空, 就永不休息, 也就是不会进入涅槃,享受成佛的境界, 不会停止引导一切众生成佛的的工作。 地藏菩萨誓愿走入宇宙最黑暗处,解救处境险恶,遭受沉重苦难的众生。他誓愿走入战争或无人性尊严之地,这些地方充满了浮躁、暴力、不安与痛苦。
地狱不是真的在地下,它就是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不幸与无明,它也是以五蕴构成。我们必须有能力辨认普遍存在于我们内心与周遭的地狱之苦。如果我们不能辨别地狱,又如何帮助自己和他人走出地狱之门。
<<心地观经>>中说:“能观心者,究竟解脱,不能观者,究竟沉沦。” 地藏菩萨发宏誓愿,救拔地狱一切苦难,正是帮助我们反闻自性,认清地狱情状,寻求解脱之道。
地藏菩萨在密宗金刚部是宝生如来的化现,代表平等的智慧,而在胎藏部是莲花部阿弥陀佛的化现,代表妙观察智。
中国四大佛教名山,皆是菩萨道场,体现了中国佛教注重实践和慈悲济世的特质,事实上,在大乘佛教的地域中,菩萨与佛是不一不异的,菩萨已然是究竟成就的佛。
地藏菩萨成佛而不住佛位,以菩萨身示现于无量的世界,这可能有助于佛教扎根于中国土壤。而印度佛教冥想玄思的倾向,或许是它在八世纪走问衰落的原因之一。
据佛经记载,佛祖涅槃前三个月,在印度的安达罗国曲女城边升忉利天,为母说法。一千多比丘随行,十方世界一切诸佛及大菩萨云集法会。佛祖在此大讲地藏经,盛赞地藏菩萨的孝道与宏愿,并宣布在他涅槃之后,未来弥勒佛降诞之前,就由地藏菩萨代佛弘法,度化众生,在漫长的无佛时代,执行“代理佛”的权力。
地藏菩萨依佛祖所托,一会儿成了婆罗门女,一会儿化身阎罗王,以不同的身相至今行使着度化众生的职责。
中国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应化道场。唐开元天宝年间,新罗国王子金乔觉航海来华,在安徽的九华山开辟了道场,九华山因此成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,金乔觉被尊奉为应化在中国的地藏王菩萨。弘一大师赞曰: “一帆破浪,万马乘风,大哉无畏,为世之雄”。
地藏菩萨的肉身依然安坐在塔中,九华山相继出现了十五尊肉身菩萨,成为延续地藏精神的一道独特的风景。
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证道,这里的道,揭示宇宙最深层的奥秘,超越了宗教,也包含了宗教。《地藏经》传承佛陀的,是理性地分析了无佛时期的社会状况,提供了具体的修证方法,而不只是宗教意义上的精神信仰。
历史上,佛教已成为国家道德的基础。时轮日新,年轻的中国在急切地探索道德与精神遗产。佛教这一充满生机的传统,造就的是坚定、健康与和谐的人。
众生皆有佛性,我们毎个人都可以成为地藏菩萨在时空中的化身。一千多年来,九华山示现了无数尊地藏菩萨,无声地净化社会,鼓舞人间道德勇气,燃起希望之火。